欧宝在线下载试验仪器设备源头制造坚持自主创新、行业技术领跑者,以质量求发展,易质量求生存
全国咨询热线:13330538808
热门关键词:
欧宝在线下载
欧宝在线下载
欧宝在线下载

科学网—“余”风润家

来源:欧宝在线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0-22 13:23:10

产品详情

  2010年6月1日,余松烈(右三)在余亚勉(右二)的陪同下考察泰安市马庄小麦宽幅播种高产攻关田。

  在采集资料中,有两份档案尤显珍贵,一份是余松烈写给友人的一封信,还有一份是他亲笔为女儿书写的“业务进修计划”。这两份有关家庭生活的资料让我们感受到,余松烈不仅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、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,也是一位温暖善良、有责任肯担当的丈夫和父亲。

  2012年6月,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入选“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”(以下简称采集工程)采集名单,成为山东省入选该项工程的首批专家。作为采集小组成员,我们也因此有幸走近他、了解他。

  余松烈(19212016),农作物栽培专家。首创“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”,发展了小麦高产理论,为我国小麦几十年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。两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,三次获国家级科技大奖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。2009年9月被评为“山东省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,2016年9月被追授为“齐鲁时代楷模”。

  可以说,余松烈的一生,是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奋斗不息、用心血和汗水实现科技报国的一生。在他身上,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家精神“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,勇攀高峰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,追求真理、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,淡泊名利、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,集智攻关、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,甘为人梯、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”。

  在采集过程中,余松烈不但积极努力配合采集小组开展口述访谈、录制音频视频等工作,同时,他还将自己的一生资料做了梳理。所有有关的资料均无偿捐赠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,于2013年10月完成移交。他的无私奉献,给国家留下了无价的宝贵财富,为我们树立了永远的楷模。

  采集小组通过全面采集、规范整理、安全移交,形成了余松烈全宗档案,包括口述访谈类、传记类、证书类、证件类、信件类、手稿类、著作类、论文类、报道类、音频类、视频类、照片类、档案类、实物类、其他类,共15类档案、340余件、17000多页。

  其中,有两份档案尤显珍贵,一份是他写给友人的一封信(档号:XJ-002-003),还有一份是他亲笔为女儿书写的“余亚勉业务进修计划”(档号:SG-005-009)。这两份资料让我们感受到,余松烈不仅是一位工作兢兢业业、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,也是一个温暖善良、有责任肯担当的丈夫和父亲。

  对于俩人夫妻感情,余松烈平时很少提及。实际上,他们60多年不离不弃、相濡以沫,感情深长浓厚,历久弥新。余松烈不善言表,平时把对妻子的感情埋在心中,但当遇到知己人时,便丝毫没有保留地说了出来。

  2002年3月13日,他在与友人庄为琅的通信中,曾用不少篇幅回顾他与妻子的婚姻历程,将60年来俩人的生活细节一一道来,字里行间写满了他对妻子的深情爱意,写满了他们在艰难岁月中不离不弃的坚贞爱情,写满了夫妻二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支持、为事业奉献的责任担当

  1943年,我与老童结了婚,现在已度过了金婚,明年即将到钻石婚的纪念。我们的婚后生活,我们的家庭虽不能说十分圆满,但大体上说是可以的,互信、互助,互相支持,和和睦睦过了60年。

  我们结婚后,她不久就怀了孕,影响了她念完大学课程,这是悲事。但是我们之间树立了感情,在婚后的二年中我们建立了小家庭,一半时间在邵武(住在协大去农场中途的小楼上),一半时间在福建长汀河田。这是我一生中有特殊意义的日子,值得回忆。

  1944年秋,因为我在上海致用大学所修的学分是否被承认,教育部还没有批下来,我与郑广华决定重返协大。这时候我第一个小宝宝刚出世不久,感谢蒋芸生老师与蒋师母的帮助照顾,将老童和孩子留在园艺试验场,我们就重返协大补读学分。到了协大不久,部批示下来,承认致用大学学分,协大同意我们的毕业日期为1942年。汤文通老师留我在协大任教一年,教的是生物统计与水稻助教工作。同年晚秋,童慎俊带着孩子到邵武来找我。一个女人带着孩子、行李,独自从永安到邵武,真不容易呀,深深感动了我。1945年夏,我离开了协大,去长汀河田福建省研究院河田水土保持实验所工作,我们小家庭一起搬去。老童是以家庭妇女的身份照顾我们,使我生活非常幸福。除工作外,我全身心注力于写作和学习上,完成了我们的处女作《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践》,和《手摇计算机的开立方技术》。

  1946年初(抗战)胜利后,我们小家庭返回上海老家,与父母住在一起,老童仍是家庭妇女,恪尽媳妇之责,我很谢谢她。

  1949年9月,我去山东农学院工作,小家庭一起同去。那时候,我们已有三个子女了,二女一男,都是老童照顾,我则外出学习。1953年她参加了农学院工作,任仪器购置保管之责,这时候我们已有六个孩子,五女一子,她既要工作,又要照顾孩子们。但我仍很受照顾,我是全力于业务工作,为山东农学院开展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,建立了小麦试验场圃以及其他等等。

  我身体不好,皮肤病大发作,她为我敷药治理。1978年她快退休了,正当办理好移交手续时,忽然犯了脑血栓病,半身不遂,她悲观失望,经过多方治疗、锻炼,总算见好。2001年又犯第二次血栓病,到现在,她仍努力不躺在床上,挣扎下走,但仍需半护理,已左脑萎缩,不能讲线岁的老人,恐难痊愈,但我们决心使她快乐

  作为一个曾经的进步女大学生,童慎俊在余松烈遇到困难时牺牲自我,任劳任怨、全心全意地支持丈夫,使他在振兴小麦产业的道路上无后顾之忧;在余松烈取得成就之后,她依然低调平和,从不提出过分要求;同时,在余松烈的影响下,童慎俊对工作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。

  多年来,童慎俊对余松烈的学生视如己出。直到现在,许多同事还记得一脸谦和微笑的童老师,许多学生还记得师母的南方菜做得特别好吃。

  余松烈不仅对学生们呕心沥血、关爱有加,在家庭生活中,也是一位对子女充满爱心的父亲。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,在其六个子女中,只有大女儿余亚勉和小女儿读了大学,他对其他子女没能接受高等教育而深感惋惜和愧疚。

  余松烈平时的教学、科研任务以及社会活动忙碌而繁重,使他几乎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的生活,但他对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却十分关心,一直以言传身教来影响着子女的成长。

  “文革”开始时,余亚勉正在读大学二年级,她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受一定的影响。毕业后余亚勉分配到肥城县农业局工作。为学习更多的课程,余松烈特地为女儿写了“余亚勉业务进修计划”,不仅对女儿的政治思想大方向进行指导,同时对女儿的业务学习提出了详细要求。

  余松烈自己很重视理论联系实际,因此,在给女儿制订的进修计划中,对“干中学,边干边学”“必须参加具体工作和劳动”等要求更是反复提及

  一、结合工作需要,请求领导在机关附近选择一个大队的科技队蹲点,协助建立科技队,参加这一科技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,上班时间三年。在秋收秋种、夏收夏种和套种季节,根据工作情况每次时间不可以少于十天到半个月,改造自己,培养女科技队长和女科技队技术员。平时尽可能争取时间到队参加科研工作、生产劳动和帮助队员一起学习政治和业务,和全体队员一起搞出成绩,作出贡献。

  二、根据生产要,同科技队一起研究,提出科技队研究课题,制订计划,按期完成,围绕课题要解决的问题,进行业务进修,参阅文献,搜集资料,然后学习。做到科研出成果,业务有进步,生产有经验,干中学,边干边学。

  1.怎样种试验田,怎样统计生物知识;2.土壤、肥料基本知识;3.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基本知识;4.作物栽培的理论和经验,重点放在小麦、玉米和地瓜;5.作物育种知识,重点放在小麦和玉米;6.病虫害和药科基本知识;7.机械化基本知识

  按照父亲列出的读书清单,余亚勉认真自学补课。在后来的工作中她深受父亲的影响,勤奋刻苦,脚踏实地,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成长为业务能力强的农技推广专家,并担任了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小麦课题泰安市首席专家。

  说起来,在做人做事上,余亚勉还颇有父亲余松烈的行事风格。1987年,她在肥城边远镇王堂村开展“吨粮镇”试验,获得成功一年亩增50公斤,三年亩增150公斤。刚开始时她就对农民保证,她包500公斤产量,少一斤赔一斤。结果亩产达到了660公斤。当时,她对全镇260多个点一一做出详细的调查,要求小麦亩产达不到400公斤、玉米亩产达不到600公斤的品种不准推广。经过三年试验推广,该镇终于变成了“吨粮镇”。此项成果获得山东省星火计划二等奖、泰安市星火计划一等奖。

  “热爱祖国,踏实工作”是余松烈传递给子女的基因,也是他人生中永恒的主旋律。今年是余松烈诞辰100周年,他的家庭生活和家风故事,从一个侧面为咱们提供了学习科学家精神的切入点。我们应以他的科学家精神为指引,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。

标签: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330538808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日

欧宝在线下载电话

13330538808

二维码
线